走进海子村》望关爱未成年人行动一呼百应

来源:未知2019-05-23 16:23

海子村语言过渡班的新教室就位于村口

三年前采访过的学生现在已经在新民乡的中心小学就读了,图为学生正在观看当年为他们录制的视频《成长微镜头:云顶上的读书郎》

  未成年人网雅安讯(王露)三年前,这里上山的道路崎岖难行,三年后,这里已通了平整的水泥公路;三年前,这里的学生在临时租借的破旧民房里艰难求学,三年后,村口已挺立着一间崭新漂亮的教室;三年前我们看到的正在学习汉语的学生,三年后大多已在乡上的中心小学就读,教室里取而代之的是当年那些挂着鼻涕到处乱跑的小孩……这里就是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海子村,这些学生正是海子村的语言过渡班的学生。

  海子村在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顶上,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地势险竣,“Z”字形连环陡坡连接起的8公里盘山公路,是村子通往山下的唯一路径。由于当地少数民族儿童大多不懂汉语,为了帮助孩子们顺利接受义务教育,石棉县2008年开始在县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实施学龄前语言过渡教育。在全县11个乡镇,设立了语言过渡班,学生大概有五六百人,其中新民乡共有三个点。海子村语言过渡班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5月12至14日,未成年人网首次走进海子村,走近海子村语言过渡班的学生,从此便与之结缘。网站将海子村语言过渡班作为固定帮扶对象,长期开展帮扶活动。截至2016年底,网站累计捐赠了总价值为20000余元的书包、篮球、点读机、挂图、图书、书架等学习用品及体育用品。

未成年人网总编辑谢春梅给孩子们发送文具和衣物等

未成年人网总编辑谢春梅和新民乡中心校校长金明华交谈,认真了解海子村语言过渡班的情况。

未成年人网总编辑在教室里和孩子们互动。

  2017年3月16日,未成年人网员工志愿者在总编辑谢春梅的带领下,再次走访了海子村的语言过渡班,为大山里的彝族孩子们送上了价值人民币5000多元的书包、文具和衣物。

  时隔3年,再次走进海子村,员工屈珊庆最直观的感受是“条件改善了很多。”从山下到山上的公路通了,地震时坍塌的废墟上建起了新房,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卫星接收器,孩子们也搬进了新的校舍。“现在教室里坐着的学生,就是当年我们在教室门口看到的那些流着鼻涕玩耍的孩子。”屈珊庆说:“虽然硬件设施和条件在不断变化,但孩子们淳朴的微笑和渴望知识的眼神,以及我们对他们的牵挂和关爱一直没有改变。”

  没有变的,还有语言过渡班的老师,作为语言过渡班的唯一一名教师,倪晓丽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对班里同学的爱依然让她精力充沛。三年前采访她时,她说:“我不希望他们像我一样,一直在这山沟里面。希望他们长大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几年和孩子在一起我也感到非常快乐,他们快乐我就快乐了!”,三年后,她说的话与当年并无二致,甚至更坚定。

  “那个书架还是我亲手装订起来的呢。”3年前去到海子村的未成年人网员工李鹏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参加到此次活动中,看到前方同事传回的照片,他感慨说:“我们为孩子们设立这个书架并定期更换新书,就是希望身处大山里的他们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树立远大的理想。”

语言过渡班里唯一的老师倪晓丽仍在坚持给孩子们授课,教室的一角摆放着未成年人网当年捐赠的书架和图书

未成年人网一行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

  当天,网站员工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聊天玩耍、喝歌跳舞,并为每一个孩子拍摄了照片。未成年人网总编辑谢春梅在与新民乡中心校校长金明华交流后,了解到他们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需求,她表示未成年人网会继续长期有效地帮助这里的孩子们成长,后期还将继续更新书架藏书、增添一些适应孩子年龄的绘本、给孩子们捐赠电脑设备等。同时,她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未成年人网彩虹公益频道,为更多像海子村孩子们这样的未成年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随后,未成年人网一行还来到了位于新民乡的中心小学,对三年前看望并采访报道过的海子村语言过渡的孩子们进行了回访,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现场还为他们播放了三年前未成年人网为他们拍摄的纪实微视频《成长微镜头:云顶上的读书郎》,当孩子们看到三年前的自己以及自己当年许下的愿望时,止不住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此次走访活动也是未成年人网“用心关爱,呵护成长”2017年关爱未成年人系列活动之一。今年,该活动将走进四川省10个市(州)、20个学校,为困境儿童、特殊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开启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未来。

点击下方:查看曾经的海子村语言过渡班 

 

成长微镜头>>云顶上的读书郎